時間:2018-05-22 瀏覽量:8996
別外:北五味子,遼五味子,西五味子,山花椒。
五味子以果實入藥,有斂肺,滋腎,生津澀精的功效。主治神經(jīng)衰弱,肺虛咳喘,自汗盜汗,遺精遺尿,久瀉久痢等癥。
一、形態(tài)特征
五味子多年生落葉木質(zhì)藤木,長達6-8米。嫩枝紅棕色,老枝暗灰色,表面微開裂,具有香氣,葉生在幼枝上,單葉互生,葉柄細長;葉片卵形,倒卵形或?qū)挋E圓形,尖端尖,基部楔形。花單性,腋生,偶見雌雄同花,有香氣。漿果球形,直徑5-7毫米,成熟時呈紅色。每個果實含1-2粒種子。種皮黃褐色?;ㄆ?-7月,果熟期9-10月。
二、生長習性
五味子喜濕潤而陰涼的環(huán)境,但不耐低洼積水。無主根,只有少數(shù)須根,因此,不耐干旱。喜肥沃微酸性土壤。耐寒,需適度蔭蔽,幼苗前期忌烈日照射,但長出5-6片真葉后,則要求比較充足的陽光。
三、栽培技術(shù)
?、宸敝撤椒?/p>
主要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壓條繁殖。
1.種子繁殖:五味子最好在秋季收獲期間進行穗選,選留果粒大,均勻一致的果穗作種用,單獨干燥和保管。干燥時切勿火烤,炕烘或鍋炒??蓵窀苫蜿幐?,放通風干燥處貯藏。
五味子的種子,種皮堅硬光滑而油層,不易透水,種子必須處理,才能出苗。將選好的果實,于2月上旬放入溫水中浸泡3-5天,搓去果肉,凈選飽滿的種子,與3倍濕沙摻混起來,埋到室外,坑深60-70厘米,坑徑視種子多少而定,堆放進坑內(nèi)之后,蓋一層稻草,再覆土20厘米左右,要經(jīng)常檢查,防止霉爛。4月下旬-5月上旬,當種子裂開口露出胚根時,即可取出播種。
2.扦插繁殖:早春植株萌動前或7-8月花后的雨季,剪取上年或當年生嫩壯枝條,截成10-12厘米長,按行距12厘米,株距7-10厘米斜插于苗床,然后搭棚遮蔭、經(jīng)常澆水,以促使生根,次年移栽。
3.壓條繁殖:早春將植株枝條部分埋入土中,經(jīng)常澆水,保持土壤濕潤,待枝條長出新根后,于晚秋或次年春季剪斷與母株相連的枝條進行移栽。
?、嬖耘嗉夹g(shù)
五味子對土壤要求不業(yè),一般土地均可栽植。用種子繁殖的幼苗,經(jīng)過兩年生長即可移栽。采用人工支架時,通常按大行距1米,小行距70厘米,株距45厘米的標準栽植,南北行向,以利通風透光。
五味子為喜肥植物,移栽時要施足基肥,按株行距挖深、寬各35厘米的穴,將肥料與土混合填入坑內(nèi),根系舒展后填土,踏實澆水。
?、绮墒张c加工
1.采收:栽后4-5年大量結(jié)果,9-10月果實呈紫紅色時采摘,或連同果枝一起剪下,最好選擇旺天采摘,以便及時曬干。
2.加工:晴天干燥時,可經(jīng)夜露,干后油性大,質(zhì)量好;若遇陰雨天,用微火烘干,開始溫度在60℃左右,當達半干時將溫度降到40-50℃,以防揮油散失或變成焦粒降低藥材質(zhì)量。干后去掉果柄,雜質(zhì),篩去灰屑。以紫紅色,粒大,肉厚,有油性及光澤者為佳。